【旅游观察】乡村旅游向左走?向右走?

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随着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球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乡村旅游在国内旅游开发市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目前乡村旅游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乡村旅游同质化

  在景区建设上,竞相模仿乡村旅游建设模式,造成景区建筑风貌设施上千篇一律,丧失了原有的特色。比如,昆明的一些少数民族乡村,原有的红砖红瓦红泥坯的房子映衬在喀斯特地形中非常美丽而有特色,新农村建设都改成了蓝砖蓝瓦,形成千村一面,使乡土文化泯没、本土特色消失。某村庄2012年正式开始规划乡村旅游,建立了农村旅游合作社,一家外地公司进驻进行土地流转,参加的农户就会得到政府出资的装修材料,房子的外装修全贴上薄薄一层的蓝墙皮砖,就形成了全村一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丹麦北部的西伯(Ribe)小镇,每家的房门色彩鲜艳,图案各有不同,成为旅游者拍照的背景,那才是斑驳“门文化”。

  在活动形式上,现有的乡村旅游,无非是吃农家饭、采摘、垂钓等单一活动,使游客逐渐失去兴趣,不会重游。

  乡村旅游对古村落的冲击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乡村旅游地居民自行对建筑进行改造,甚至根本性的改观,使原本古色古香的建筑变得不伦不类,对古村落的旧有格局和风貌产生了不良影响,破坏了其原真性。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难免会造成较大规模的建设或者搬迁,对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进行改变和破坏,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亡。例如:云南丽江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大批纳西族原住民搬出古城,搞旅游经营的外地人搬进古城,族群的变更使文化失去了载体,古城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演化为喧嚣的交易的场所。

  不断增加的游客数量,干扰和冲击着村落固有的生态与人文环境,不断地挑战着古村落的承载能力;同时,提供交通、餐饮等相应的旅游服务,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污染物的就近排放会使古村落的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使原本“年迈”的村落不堪重负,旅游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显。

  乡村旅游导致土地撂荒

  目前有些乡村采取了“村集体+企业”的模式,吸引部分外部资金,用于投资较大但盈利性较好的休闲项目开发。虽然农民将土地交给外来的公司使用有其好处,也会得到一定的补贴,但是这也给乡村旅游带来了长远的发展问题。

  比如:土地流转引起了土地撂荒和果林的破坏问题。北方山区的一个乡村依据好山好水搞起了农家乐,后来外来公司进驻,经过土地流转引入外来药用经济植物,农民原来自己山上已培育十几年的果树无人打理,疯长,草和灌木丛缠绕果树周围,一片片弃耕弃种的好地和果树遭受一度视其为“命根子”的农民的冷遇。

  提高文化认知与自信

  当今乡村旅游中存在着城市旅游者消费乡村,俯视乡村的城市傲慢倾向。因此,应充分挖掘、传承农村独有的文化,使乡村旅游地居民认识到地方文化、地方民俗、民族手工艺等的重要性,实现高度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优雅自信的乡村文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民风民俗的原真性的保护。不改变景区原有风貌和风土人情,避免景区过度商业化现象的发生。形成乡村原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维护乡村文化空间的原真性。乡村旅游建设应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农耕文化、民风民俗,打造出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例如以山林野味、湖鲜江鲜为特色的品牌餐饮模式;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的休闲农庄模式;以乡村自然生态、丘陵风貌为特色的生态养生模式;乡村酒店模式以及创意产业模式等。

  总之,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维系“地脉”,保护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传承“文脉”,弘扬乡土文化、保留地方特色;延续“人脉”,基于社区参与、村社自治,培育旅游专业户、旅游合作社,内生性发展,吸引脱域的年轻人返域,乡村旅游才能得到永续发展。同时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提升游客体验

  乡村旅游应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村生活、动手劳动的机会,融合知识性、科学性、体验性为一体。许多地方性文化都应该作为教育的素材,荻港村的耕读文化可以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苗寨的保寨树会给游人天人合一、保护自然的生态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所向游人提供的手工技艺体验,能够成为研学旅游的一部分;邻里和睦兄弟姐妹和谐共助,农民吃苦耐劳的品质都会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要将乡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乡村的自然景观的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发挥两者的叠加和耦合作用。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并增加活动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要构建乡村旅游运营的软件机制,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在于挖掘特有的在地文化并进行文化基因的融合和嫁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

  品牌塑造后旅游者要体验品牌背后的故事。休闲乡村特色要重视“在地”,在地素材,在地技术,塑造在地的差异性。根据农业的不同业态,与创意产业进行整合与创新,可以推演出乡村旅游大休闲的独具特色的异质性产品。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